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家里有矿”的印尼力邀中企深化产业下游化,中企有哪些最新考量?

体育正文 270 0

“家里有矿”的印尼力邀中企深化产业下游化,中企有哪些最新考量?

“家里有矿”的印尼力邀中企深化产业下游化,中企有哪些最新考量?

在(zài)印尼谈到与中国的经贸合作,“下游化”是最常提到的词。 印尼国土辽阔,并且“家里有矿”,其中镍矿资源的(de)储量和产量(chǎnliàng)皆名列(míngliè)全球第一。坐拥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关键金属,印尼吸引全球投资者纷至沓来。 不过单纯出口原始矿藏,不仅对当地(dāngdì)就业帮助甚少,而且由于附加值低,对于(duìyú)印尼财政增收的贡献也十分有限。为此,印尼近10年来实施(shíshī)资源“下游化”政策,禁止原矿(yuánkuàng)出口,鼓励矿产资源的本地冶炼和加工。 在这一进程中,中国(zhōngguó)企业贡献良多,如位于印尼苏拉威西岛的中国印尼综合(zōnghé)产业园青山园区,经过10余年的投资建设已经成为(chéngwéi)了全球产业链最长的镍铁和不锈钢生产基地。 除了“硬件”外,中国企业如今越来越重视在“软件(ruǎnjiàn)”上投资,如培养本地人才,注重绿色(lǜsè)生产,回馈矿区周边的本地社区等可持续发展(fāzhǎn)措施。 印尼(yìnní)投资与下游化部部长特别顾问(gùwèn)鲁斯顿比(Rico Rustombi)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印尼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,因此欢迎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外企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,在选择合作伙伴时(shí),可持续发展能力(nénglì)也是印尼考量的重要因素。 他进一步表示(biǎoshì),当前印尼和中国企业正在深入探讨包括绿色经济等多个领域内(nèi)的(de)合作,推动更优质和更具包容性的投资,对印尼来说需要大量投资来支撑8%左右(zuǒyòu)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,而这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双赢的。 印尼主管(zhǔguǎn)外来投资的部门有个独特的名字——印尼投资与下游化(huà)部,由此可见印尼对于下游化的重视程度。印尼前总统(zǒngtǒng)佐科在任内主推“下游化”,在普拉博沃担任印尼总统后,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延续。 今年2月普拉(pǔlā)博沃在讲话中表示,下游化是内阁核心政策之一,旨在通过优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(lìyòng),提高利用这些资源生产的商品的附加值,从而为民众创造更多(duō)就业机会,推动经济公平与民生福祉。 当前,很多中国(zhōngguó)企业不仅将印尼作为出海的(de)目的地,还积极参与印尼的产业“下游化”。据印尼投资与下游化部的数据显示,2013年中国在印尼外资来源地中排名第12位(wèi),2024年已跃升(yuèshēng)至第2位,仅次于新加坡。过去10年来,中国对(duì)印尼投资的平均增长率高达59%。 对于为何选择(xuǎnzé)印尼,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答案。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企业原先其实是做废旧电池与镍(niè)钴回收业务。但2015年后,随着新能源概念大热,光靠回收利用来的资源已远远不够,所以(suǒyǐ)2018年决定(juédìng)出海镍资源最为丰富的印尼。 不过出海印尼,中国企业并不算早。到(dào)了当地,格林美发现印尼含镍1.5%以上的高品位红土镍矿已趋于紧缺(jǐnquē),不过出于在(zài)循环经济培养出的敏感性,公司又很快发现含镍1.2%以下的低品位镍矿不被人重视(zhòngshì),甚至被直接舍弃。 其他企业之所以“挑肥拣瘦”,是(shì)开发低(dī)品位镍矿需要投入高成本,甚至高于市场上的售价,得不偿失。而格林美落地印尼(yìnní)后,用了(le)几年时间攻克了低品位镍矿提炼的难题,大幅降低成本,用新技术挖掘废矿,不仅变废为宝,还解决了环保问题。 除了资源的天然禀赋外,其实印尼市场本身就颇有吸引力。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(guójiā),19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,横跨3个时区,大约2.8亿人口(rénkǒu),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国家。印尼年龄中位数不到30岁,年轻的人口结构为(wèi)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,劳动力成本低于(dīyú)同在东南亚的越南(yuènán)。 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信也科技(kējì)也同样在2018年出海印尼。信也科技总裁陈平平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企业(qǐyè)出海第一个目的地就选择(xuǎnzé)了印尼,首先看中的就是印尼人口基数大,其次(qícì)是在调研(diàoyán)的过程中,发现印尼正经历此前中国的发展阶段,所以企业在国内积累的能力和经验,可以比较有效地移植到新市场。 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,这场历史性会议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。而在70年后的今天,这座城市依然(yīrán)见证着(zhe)中国与印尼日益深厚的友谊(yǒuyì)和合作。 从首都雅加达出发,乘坐雅万高铁(gāotiě),大约150公里的路程只需46分钟(fēnzhōng)就可抵达,这是印尼和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速铁路,也是中国(zhōngguó)和印尼经贸合作的标志性项目。 进入(jìnrù)万隆城内(chéngnèi),有印尼知名高校万隆理工学院,步入学院加蒂南戈尔校区(Jatinangor Campus),中国(zhōngguó)-印尼新能源材料与冶金(yějīn)工程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(以下简称实验室)可谓是学院内最为显眼的建筑。 格林美公司是实验室的(de)共建方。许开华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企业在开发印尼矿产资源(kuàngchǎnzīyuán)时发现(fāxiàn),本地缺少(quēshǎo)冶金矿业的先进技术和专门人才。为此,实验室将着重于培养本地技术人才,用中国技术为印尼培养人才、创造本土技术。 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卢胡特也向第一财经记者(jìzhě)表示(biǎoshì),中国(zhōngguó)在印尼投资和合作的项目,很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(chénggōng),正加速推动印尼下游产业的发展。卢胡特特别强调,与中国的合作,还为印尼人力资源发展带来积极影响。 如今可持续发展(fāzhǎn)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出海(chūhǎi)企业的共识,日前在雅加达举办的首届全球(quánqiú)企业共建高质量“一带一路”峰会上,很多与会的中国出海企业表示,将推动更具包容性、韧性和可持续的全球经济、环境与社会的协同(xiétóng)发展。 晶澳科技(kējì)品牌副总裁、可(kě)持续发展(fāzhǎn)官李京在会上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(biǎoshì),作为(zuòwéi)光伏企业,晶澳科技通过推动本地化就业和提高本地化采购比例,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,积极融入本地市场。她表示,例如在相关海外国家运营时,公司尊重当地(dāngdì)文化习俗,与当地企业一样实行半月薪制,即每半个月发放一次工资。她表示,企业通过深化客户关系,回馈当地社会来实现可持续发展,而非依靠低价竞争策略。 (本文(běnwén)来自第一财经)
“家里有矿”的印尼力邀中企深化产业下游化,中企有哪些最新考量?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